隔
祝您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
那就是把你的愿望都说出来啊,
比如说保佑我今年考上大学呀,
保佑我今年发财呀,保佑全家平安呀,都是可以的。
乔迁新居,入宅大吉
江浙地区民俗:接青龙
汉族民间岁时旧俗。流行于浙江杭州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二,各路龙灯集中到吴山龙王庙,挂红点睛,称为“龙灯”。随后,各路龙灯,飞舞下山,分别到大街小巷、富商巨贾家去舞龙灯、开利市。分别到大街小巷去舞龙灯,计采头。各店家富户遇龙灯到来,竞相迎入,称“接青龙”,以示吉利。舞后,要赏给香烛、点心、酒资。 各店家为了“接青龙”都要争相迎人。舞龙者则高举龙头,在招牌上兜一圈,然后,绕着厅堂、店铺,盘旋飞舞一番。有的舞龙者,还边舞龙灯,边吟吉利词,如:“天下太平万年长,青龙飞舞到店堂;一祝店家生意好,财源茂盛达三江;二祝店上多利市,生意兴隆四海旺;三祝东家身健康,多子多孙财满堂。”唱得店主高高兴兴,赐予香烛、点心和酒资红包后,才离去。也有的店家因付给的酒资太少,得罪了舞龙者,舞龙者如将龙灯倒退而出,俗称:“倒拔龙”,意为诅咒店家一年生意不利。
江浙端午民俗
吃的不只是粽子
汾口:用四季豆炒面,此外,还做包子,这个包子不是我们平常早上吃的包子,是没有馅的包子,俗称“淡包子”。另外,鸡蛋、鸭蛋和土大蒜一起煮着吃,还有吃佛豆(兰花豆)等等。
界首:吃的也是炒面,习俗接近于汾口。
老茶园:吃大蒜,整个的煮熟来吃,据说吃完了还不会口臭。
左口:吃五黄—黄瓜、黄鳝、雄黄酒、黄鱼、咸蛋黄。这和杭州习俗有些相似,白蛇传里的许仙给白蛇喝的就是端午的雄黄酒。
汪宅:做包子或者馒头,同时还杀鸡杀鸭,为的是“杀鸡、杀鸭,请原德子(方言)。”
威坪:吃馒头,馒头上还点上一个小红点。除此之外,还做豆腐。
由此可见,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,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馒头类的面食,究其原委,上了年纪的人会告诉你,那是因为端午时节,正是当地小麦成熟之际,以往条件不好,孩子又多,所以赶上端午,用麦粉做包子馒头是最好的了,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。有些地方吃鸡蛋、杀鸡、杀鸭也是趁过节之际吃得好一些,吃些平常难得吃到的东西。
挂香包,穿新衣
淳安当地还有一习俗,就是长辈们在端午节还要给孩子们买新衣穿。这里的长辈一般是指外婆,让孩子跟过大年一样,同时还会送孩子们一些自己绣的小香包,香包里有十多种驱邪驱蚊的中药材。
还有一些地方,也同样有送孩子们香包的习俗,但不同的是香包的做法,有些地方是绣,有些地方却是用编的,即用包粽子用的棕树叶,撕成细条,然后编成一个香囊状,远看有点像“蜂窝”,再在里面装几种驱虫驱蚊的中药材,自制的“绿色香囊”就成功了。但因为制作这个费时费力,所以现在很少有人会做了。
插艾叶,撒石灰
除了给孩子买新衣挂香包,那就是家家户户门口会插几根艾叶,为的是用艾叶特殊的味道驱除蚊虫。
还有一种很土的驱虫方法就是在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撒石灰,这个撒石灰时,嘴里还得念念有词。
威坪人边撒边说:石灰验一验,蜈蚣晰蜴不出现。
汪宅人会说:毒死蜈蚣,毒死蜗牛……
插艾叶,撒石灰,这个在农村还一直保持着,为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,少些蛇虫鼠蚁的骚扰,但是念念有词的撒石灰,估计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。
在逢年过节、贺岁嫁娶、访亲探友这些喜庆的日子里,甚至在购物出行、修造动土的时候,人们总是希望事事称心如意,为将来留下一个好兆头。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问题,触到人们彼此心照不宣的忌讳,破坏了欢乐的气氛。这个时候,如果不想办法打圆场说些吉利的话,可能会让情形僵持恶化,给人们留下不祥的印象。所以,恰当地把令人不快的小插曲说得吉祥喜庆是非常重要的。
1.利用谐音,巧化吉祥
运用汉语谐音,巧妙地把不祥的话语或情况改编成吉利的祝福用语,以迅速扭转尴尬的局面。
小朱正在举行婚礼。按照家乡风俗,新婚那天,新郎、新娘要入席喝茶吃饭,然后分桌敬酒。他和新娘在众人簇拥下入席,来宾们也分别入席,第一盘盛满喜糖和糕点的金色塑料盘,由一个帮忙的伙计端了上来。可是就在伙计把盘子放在餐桌上的时候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脆晌,盘子破裂了。
宾客们听到刺耳的声音,目光全部集中过来了。端盘子的伙计吓了一跳,慌了神,脱口而出:“怎么是个破货?”这句话就像一声惊雷,被在场的人真真切切地听到耳朵里去了,气氛一下子紧张了。小朱见此情景,灵机一动,高声说:“破旧立新,移风易俗,我们带了个好头。”听了他的话,全场一片欢腾。
小朱抓住这个“破”字做文章,赋予其去旧立新的意义,既激励人们打破陈规陋俗,符合年轻人新婚的场合,又迅速扭转了伙计不合时宜的话语造成的难堪局面,使婚礼得以顺利进行。
2.转换视角,赋予吉祥
换一个角度,把人们认为不吉利的东西重新加以阐述,赋予它吉祥的含义,从而打消对方的不快。
前些年,当社会上“8”字身价一涨再涨时,有家个体户的汽车却摊上16444的号码。都说这个数字不太吉利——一路死死死。车主因此闷闷不乐。可是,邻居的一位中学生却说:“大爷,你这号码很好,因为在音乐简谱中,它们是“多拉发发发。只要你‘多拉’货,就一定能‘发’财。”
车主一听,非常高兴,硬是要送那中学生80元钱,奖他的好口才,谢他的巧祝福。
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向别人道谢。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上、生活上、学习上,只要受人之惠,得人之助,至少要说声“谢谢”,以礼仪性语言来表示自己感激或感谢的心意。道谢是最起码的文明礼貌行为和最基本的交际形式。
道谢既然是经常用到,按理说,应当人人都会,其实不然。有的人是“秀于心而讷于言”,有感谢之情而拙于言表;有的人是“感于心而疏于言”,有感激之举,而不思言表。但也还有第三种人,譬如,上海电视台曾播放过一则采访消息:某人拾得万元邮政储蓄存单,立即设法归还失主,失主一方面表示“感谢”,一方面却说,存单失而复得,不过是“省得跑一趟邮局去挂失”,还说这种存单“别人拿了也领不到钱”等等,令人不快。
上述几种人,第一种,要建议他提高口才,学会道谢;第二种,要告诉他:
用语言道谢是必要的;第三种,则应当向其大声疾呼:你赶快用心学一学真诚道谢吧!
1.感谢要发自内心
如果我们确实对对方所做的一切颇为感恩,有从内心深处感谢对方的冲动,那么我们就不要吝啬言辞,该表达时就表达,让对方深切地感受到你的感恩之情。
为了在言辞上表示我们的真诚,我们可以在“谢谢”两字之前附加修饰词,表达为:“真得感谢你了”、“太感谢你了”、“十二分地感谢你的无私援助”、“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”,等等,或者是使用重复的句式,如“谢谢,谢谢,谢谢你了!”这样的表达方式再加上致谢者的表情、动作,就仿佛给“谢谢”赋予了感情和生命,颇能感染对方。
2.感谢应主动及时
别人帮助了我们,应该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马上表示感谢,只有这样才会让被谢者感到你是真心地感谢他,而不是在时间的“压力”下的敷衍。
如果我们确实临时有事不能及时致谢,那么等到致谢时就应当说明延迟的具体原因,同时向对方表示歉意。
例如,你求单位的李处长把妻子和儿子从乡下调到城里来,李处长上下跑动把这件事办成了,此时,你就应该登门道谢:“李处长,我今天是专程前来向您表示感谢的!你可帮了我……不,你可帮了我们全家的大忙啦!是你让我们全家天天都能团圆了,我爱人昨天就催我来向你致谢,我儿子也说:‘替我谢谢李伯伯!’所以说,我今天是代表我们一家三口来的,真诚地谢谢您……”试想,这一番话要拖延到几个月或半年以后再说,或者是在路上偶然碰见人家才想起来说,还会有如此浓厚的诚意与感恩的味道吗?3.感谢要直抒胸臆
向对方表示谢意最好采用直接、当面的方式,尽量不要委托他人。道谢时要讲清楚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,强调这种帮助对自己的重要性,切忌含糊其辞,让人听不明白。
4.感谢应轻重适宜
说感谢的话要掌握分寸,要根据对方对你帮助的事情的大小和你所受益受惠的多少,来适度地表达你的谢意。别人给予的帮助大,道谢时就要“重”一些,给予的帮助小,道谢时就该“轻”一些,轻重有度,恰如其分,这样双方才能各自心安理得。
别人帮你的孩子进了重点中学,这类事情是很难办的,对方要为此操很多心,费很多力,这时你的道谢就要庄重、细致,认真而诚恳:“老主任,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您!为了宁宁的事,您真是磨破了嘴、跑断了腿!
听教育局的小王说,你光教委就跑了六七次,真难为您这么大年纪,把我们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,现在像您这样的好领导真是太少了啊!
老主任,你的大恩大德我老刘记在心里,我们全家人记在心里。要是宁宁将来有了出息,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您老主任……”感谢的话说到这个份上,也就算说到家了,尽管如此,和老主任给老刘一家提供的帮助相比,这样。盛大”的致谢,也还算是恰如其分的。
5.感谢要有知恩图报之心
“来而不往非礼也”。如果我们在对别人的帮忙表达谢意时,能够明确表示下次对方有事自己一定倾力相助的愿望,那么对方就会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满足,而且会有切切实实的回报,双方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密切。
同事为你在老板面前说情,使你因一次疏忽而造成的麻烦没受到太严厉的追究,你就可以这样感谢对方:“阿强,这次要不是你帮我说情,怕我这一个月的薪水就要泡汤了,真得好好谢谢你!下次你要是工作上、生活上有什么麻烦,尽管找我好了,只要我能帮上忙,绝对不说一个‘不’字!要是你有时间,晚上我请你到外面吃海鲜……”对方听了你的话,肯定会被你乐于回报的诚意所打动,从而与你的关系也就更密切。
6.答谢也要讲分寸
施助者在接受对方道谢时要答谢。答谢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
(1)表明助人是理所当然的。如:“老兄,为你出点力是应该的,有什么可谢的?”“我们同事之间,今天我帮你,明天你帮我,这是很正常的事儿。”“我跟你还要谢?你可不要见外。”
(2)表明并未给自己添麻烦。如:“一点小事,又不要我花多少时间。”“我自己也需要,不过捎带一下而已。”“我这是顺路,您别放在心上。”“是花了点时间,但我觉得并不麻烦。”“干这事,我乐意,心里很愉快,对自己也有不少帮助。”这样易于使被帮助的人心安。
(3)必要时表示不安的心情。如:“您快别这么说,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。”“瞧,我被你说得快脸红了。”“我已经坐立不安了,咱们换个话题说说吧!”
(4)对道谢者的礼物表示谢意。受礼之后,要表示谢意并请对方下不为例:“谢谢您为我买了这么好的礼物,我非常高兴。愧领了,劳您破费,不好意思。”“恭敬不如从命,这份礼我就收下了,咱们下不为例吧!”
“您送什么我都喜欢,不过,下回可千万不要再破费。”